熊姓居麻城千年以前者不可考。有谱谍记载者始自南宋熊琳。熊琳是鬻熊第七十六世孙,曾担任麻城县令,后升洪都、江陵等处刺史。宋元禧(1017—1022年)时率兵御夏,封豫章侯。辞官后居南昌,暮年同儿子宏七等人迁麻城,死后葬黄冈崎山之西。熊琳长子宏一第五世孙有材定居麻城福田河牧马岩,次子宏二迁河南光山,三子宏三后裔居麻城龙冲及黄冈溢流河、鄂州、樊口等地。四子宏四后裔定居麻城县九里土陂冲。另有鬻熊八十三世孙熊子春自南昌落籍麻城八柳湾,后迁武昌神乡湖,为葛店熊家大湾一世祖。元末明初,江西熊氏又有数支迁居麻城。先是鬻熊八十四世孙胜可落籍县城举水河东沈家庄,其侄儿朝用(胜可嗣子)、朝武相继来到沈家庄。朝用生以信、以诚、以谅、以聪四子,第四子以聪迁居英山。朝武生以勤、以能、以良、以贤、以善五子,以勤、以能迁四川,以良落籍湖北德安府应山县,以贤贩皮油落籍河南光州。故现居麻城源于沈家庄熊氏的后裔多为熊朝用后代,奉朝用公为始祖。后世有道清一支定居黄风大崎,另有熊朝、熊辅迁河南光山,熊杰、熊俊迁蕲水,熊佐、熊佑迁四川。另一支是元至正二十七年(1367年)鬻熊八十六世孙易甫、仁甫、智甫(仁寿)同胞三兄弟和堂兄弟仁卿(仲四)、仁受(义甫)等人。他们自江西南昌铁树观避兵来麻城后,易甫居县城之西二里橙子林(今市区毛家巷),仁甫居县东六十里(熊家铺、月形塘、老屋垸),仁卿居城东二里望城岗,智甫和义甫迁居六安州莺(英)山,二人子孙散居河南商城光山等地。此外,还有熊族晚辈思榛之子再二由黄冈大畸山迁居熊家畈。明朝立鼎,社会环境安定,雄居江西第一大姓的熊氏各族初到麻城,以耕读为业,很快兴旺发达,枝延各处。易甫、仁甫一支,渐成当地望族。熊易甫生四子,长子文瑞仍居县城,次子君瑞后裔一支迁居迎河集西南沙子岗、熊家西湾等地,三子国瑞后裔居县南荫家湖,四子寅四(士)入四川,后裔散居重庆市长寿区和四川邻水县。麻城易甫后裔现居住处主要分布在麻城市周围(鼓楼办事处枫树村井边浣,七里岗,黄金桥开发区,闵集荫家湖,熊家西湾等处)和中于清代前朝。康熙至乾隆年间,自十四世至十七世。迁出人员在谱谍中记载比较明确的有:十四世熊远贸迁成都,居金堂县,十五世大川、利仁、欲仁、丽中、柽廷、廷杞、廷彩( 府),为 (绵州安县),十六世美柄、美槐(巴州),熊棣、克理(安县)、学文、学礼同胞两兄弟及启贤、启明同胞两兄弟皆迁入四川。十七世来兴(万县),来时、来材(遂宁县)、云灼(梓橦县)等人分头迁往四川。元骥、元骧入籍四川太平县大竹河。十八世振魁入川。另有三世天佑迁居河南光州府,文胜迁光州固始县。八世熊襄入籍长阳县。此外,有熊贤九(即国瑞)一支在明洪武初年由江西铙州府迁麻城居县北槐树边,不久迁至县南荫家湖(今熊家岗),与易甫公后裔白田畈熊氏隔河相望,其三世、四世有迁河南省者,有迁罗田县者,其八世熊兰于明天启年间创修墨谱,道光末年重修(未印),光绪甲辰(1904年)重刊,现与易甫后裔合谱。熊仁甫一支僻处龟山尾部,称燕山熊氏,生三子。长子试祖之妻在生下儿子数月后去世。试祖将幼子送弟媳代养,自己入赘县北金刚台寨主朱家为婿,住水田界河,生子伯明,传七八世后改姓朱。仁甫次子绍祖,考中洪武二十七年举人,任沔阳教谕,后升知县,嗣兄子熊瑄为己子。熊瑄生子熊节,熊节迁县南荫家湖,其后裔有迁墩上者,有迁乘马岗落衣山者。仁甫三子胜祖生三子,长子伯英仍居燕山(梨树山、月形塘),次子伯辉、三子伯荣迁居名山。燕山后裔有东迁木子店官畈(现熊家湾)、殷家园、鸭二河者,枝蔓漫延,自甑山河梨树山三里岗,延袤数十里,北界河伯明一支则自牌楼河直抵光山、黄安县界,直抵罗田县界。外迁者主要是迁往河南光州、重庆万县。另有九世熊凤翼后裔熊智承随蒋介石入台湾,上世纪八十年代任台北警备司令。
熊仁卿一支居望城岗,后裔迁阎河古城畈、东义州祠堂铺。自江西迁麻城还有觅儿山一支,情况不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