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州中秋习俗

作者:熊氏家族网 浏览:



    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”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《望月怀远》中的诗词名句,是古人望月怀思的名篇,被誉为最有意境、最浪漫、最美的的中秋诗词! 

    农历八月十五日,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佳节——中秋节。《中国节:图说民间传统节日》一书中说,中秋节,又名月节、月夕、端正月、八月半、仲秋节、团圆节。中秋赏月在唐代已经很流行,到了宋代定为中秋节。

     中秋节与荆州妇孺皆知的嫦娥奔月神话传说,有着密切的关系。 荆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徐风诚先生说,早在《周礼天官》中就有“中秋献良裘”之说。在宋代吴自牧《梦梁录中秋》中云:“八月十五日,中秋节,此日三秋恰半,故谓之中秋。”而宋代诗人苏轼更是写下了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,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千古绝唱,表达了亲人希冀团圆的强烈愿望。

    而长江大学教授孟修祥先生认为,中秋节并非始于宋代,根据《新唐书·太宗纪》“八月十五中秋节”的记载,唐朝初年已有中秋节。八月十五中秋节起源于远古月亮崇拜,在其形成过程中,与楚人重视仲秋之节有关,可追溯到战国时代楚人迎四仲之节气的盛大庆典。后人逐渐充实有关月亮的神话和传说,增加中秋节从祭拜月亮祈祷农业丰收,到求子嗣,吃月饼以庆贺家人圆聚等习俗。

    战国时期,楚王在荆州建都立国。由此看来,中秋节不但历史久远,其起源也与荆州密切相关。中秋节最主要的内容,就是拜月与赏月。

    千百年来,荆州人都喜欢在中秋之夜登荆州城墙赏月。荆州曾是南朝首都,梁元帝在位时曾在荆州城小门和东门之间的城墙上修建一座明月楼,并中秋之夜与大臣们在明月楼上赏月吟诗。后来,明月楼虽然毁于战火之中,但历代文人骚客仍然爱在中秋之夜将登上荆州城墙赏月吟诗。

      比如,唐代诗人张九龄就曾在中秋之夜登上荆州古城望月怀古,思念远方亲人及妻子,写下了《望月怀古》一诗。试想一下,当张九龄登上荆州古城南门城楼,向南远眺时,一轮皎月从天水一色的长江江面上冉冉升起,明月下巍峨的古城,浩淼无垠江水,仿佛凝结成一幅格外动人的画卷,一缕思乡之情由然而生。张九龄望月怀人,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句。

    据史书记载,长江荆江江段在古代时主泓一再南移,现在的荆州市中心城区最初位于荆江北岸,直到唐代时江水都靠近城墙,那时的东堤街、西堤街其实就是江堤。同时,护城河也一直连接着长江。因此,唐代名相张九龄在√贬为荆州长史时,经常登今南门东侧的“南楼”赋诗,曾于中秋之夜登楼远眺长江,吟咏出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的千古绝句。宋朝时,荆州守将张栻新辟南城门,为缅怀张九龄而将南门城楼更名为“曲江之楼”,并致书朱熹请其作《曲江楼记》文。从此,“曲江楼”闻名遐迩。 

   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。八月十五这天,人们都期望阖家团聚,出门在外的人多有赶回家过节的习惯。在洪湖,过去渔民过中秋节,还有用“发饼”祭月、 赏月食用的习俗。这种发饼外形与月饼差不多,但无馅。据有关史志记载,元朝末年,洪湖黄蓬渔民领袖陈友谅为推翻元朝统治,联络起义渔民时将起义日期包在发饼内,巧避统治者检查,如期揭竿起义。后来,陈友谅在江州称王后,命人做了很多发饼,赠给家乡渔民于中秋节食用。由此,发饼也成为洪湖一种特有的应节糕点。

      过去,荆州有些地方农村曾流过一种奇特的习俗,即“到中秋,赛摸秋”。民间有谚语云,“童子的手,越摸越有”。摸秋者将摸来的瓜裹上小孩衣服,送到未生育妇女家。摸秋而来的瓜果多是籽多的南瓜、冬瓜、柚子等。“籽”与“子”同音, 又象征着多生贵子。

    这与北方地区的送瓜习俗类似。古人认为,中秋之日,也是求子的良机。据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,八月十五,民间常常把葫芦挂在床头,作为求子的象征。

    由于中秋节秋高气爽,人们在节日期间除了祭月赏月,还赏莲、划船串月,妇女更是栽花、戴花,“愿花常好”“愿月常圆”。

图片展示

联系我们

 

微信号:xsjzwgzs

地址:郑州市商都大道

图片展示

熊氏家族网  版权所有

备案号: 豫ICP备19027507号-1 技术支持:智巢品牌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
豫ICP备19027507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