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们在第一次看家谱的时候,会抱着一颗探索的心,好奇家谱里到底都记录了什么?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探索吧。
家谱,也被称为族谱、宗谱、谱牒、家乘、世谱等,它是相同宗祖的血亲族群,记载本族的世系和相关事迹,从而能较为详细的呈现出本家族繁衍发展的一个历史书籍。
其中“谱牒”,这个词可能是许多对家谱有一定研究的人来说是比较熟悉的,因为它最早出现在汉司马迁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维三代尚矣,年纪不可考,盖取之谱牒旧闻,本于兹,于是略推,作《三代世表》第一。” 南宋理学宗师朱熹曾说:“家乘者,一家之史也。”他为家谱下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。
随着家谱文化的发展,家谱中所记录的,不在只是家族的世系,同时也记录下关于家族的历史、人口、经济发展、社会/家族文化等内容,因此,家谱可以算是一本关于该家族的百科全书了。
在家谱中,除了世系图、世系图,还包含有:谱序和谱跋、凡例、目录、姓氏源流、迁徙经过、家法族规、恩荣、像赞、宗规、礼仪、字辈、世系图表、家传、艺文、墓图、契约合同、族产、人口统计、名人录、领谱字号、修谱人员、捐助姓名等。
谱序:又叫做谱叙,通常放于谱书的最前面,主要讲述家族由来修谱的意义及本谱的纂修历史和过程等。除了记录最新一次修谱的序言外,在谱序部分还收录以往的历次修谱旧序。
谱序
谱跋:通常放在谱书的末尾,内容大多是修谱者所写。
凡例:也叫谱例,主要是介绍家谱的编纂体例、收录范围、著录规则等说明条例。
目录:也就是整个谱书的一个概要,通过目录来了解这本家谱包含的所有内容的类别,算是对家谱的整体框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。
姓氏源流:这个单元,主要介绍的是本族姓氏的源流、迁徙、分布等情况。
家训族规:可分为家规、家训、族戒、家箴(族箴)等,这些内容大多以教爱国敬业、积极向上、孝顺和睦、诚信友善为主。旨在引导族人将其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,培养正确的三观,使之成为栋梁之才。
家法族规 图片来源:上海图书馆
恩荣:这个部分收录的是族人中曾受到皇帝颁发的褒奖与恩宠,如封赠、敕命、封诰、御制碑文、题写的匾额等,以此彰显家族的荣耀。
像赞:这个版块主要收录本族先祖、名人的像赞,配以人物介绍,或其他名人对其的评价或赠与的诗词等。
像赞
字辈:这里可以是本族的字辈,也可以是全国统字辈。
世系图表:这个部分,可以算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,由世系图和世系表两部分组成。它记录了整个家族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,以及世系图中各人物的详细介绍(包括该人物的名讳、字号、生卒时间、职位、卒葬情况、配偶及子女情况等)。
世系图
世系表
家传、艺文:这个部分,主要是针对家族中一些有贤能、功名、丰功伟绩的人,为其所写的传记、行述、寿序、碑志铭等;艺文则是本族的一些才子所写的诗词或文章等。这个部分不仅丰富了家谱的整体内容,同时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线索和依据。
墓图:该单元主要针对的是墓葬,通常会附有家族墓地的图画,并会标注出墓的方位地点等信息。对于家族中一些重要的人或名人,则其墓地会重点记录。
墓图
合同:这个部分收录的是,有关家族财产的一些契约、合同,作为备案,若遇到纠纷,可通过家谱中的记载作为判定的依据。
合同
领谱字号:主要是记录下各房各户领取家谱的情况。古时候,家谱乃是非常重要的资料,记录下分发的明细,以便随时抽查,如有遗失或外传,都会受到族内的惩罚。
修谱及捐助姓名:这个部分,会将参与编修家谱的人员姓名列出来,按照所承担的任务轻重来排列先后。而捐赠者则按照捐款金额多少来排列。这里更多的是对参与家谱编修和支持的族人的感谢。
以上介绍的这些内容,是家谱中较为普遍的内容,通过这些内容能了解到自己的祖先,探寻到家族的历史根源。而对于家谱研究来说,更深远的影响则体现在它对其他学科的拾遗补缺,诸如历史学、社会学、姓氏学、经济学、民族学、民俗学、人口学、教育学、伦理学、法制学、军事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,其作用和影响不言而喻。
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,家谱也实现数字化,大谱师,中国数字家谱软件的引领者,简单易用、全能在线工具,集 纸质家谱、网络家谱、微信家谱、家族微站、家家有谱、家族云盘 六位一体,一举多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