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子:走愈疾而影不离身

作者:熊氏家族网 浏览:



孔子凄凉悲伤地长声叹息,

再次行礼后站起身来,

说:

我在鲁国两次受到冷遇,

在卫国被铲削掉所有的足迹,

在宋国遭受砍掉坐荫之树的羞辱,

又被久久围困在陈国蔡国之间。

 

我不知道我有什么过失,

遭到这样四次诋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?

 

渔父悲悯地改变面容说:

你实在是难于醒悟啊!

 

有人害怕自己的身影厌恶自己的足迹,

想要避离而逃跑开去,

举步越频繁足迹就越多,

跑得越来越快而影子却总不离身,

自以为还跑得慢了,

于是快速奔跑而不休止,

终于用尽力气而死去。

 

不懂得停留在阴暗处就会使影子自然消失,

停留在静止状态就会使足迹不复存在,

这也实在是太愚蠢了!

 

你仔细推究仁义的启发,

考察事物同异的区别,

观察动静的变化,

掌握取舍的分寸,

疏通好恶的情感,

调谐喜怒的节度,

却几乎不能免于灾祸。

 

认真修养你的身心,

谨慎地保持你的真性,

把身外之物还与他人,

那么也就没有什么拘系和累赘了。

 

如今你不修养自身反而要求他人,

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?

 

孔子愀然而叹,

再拜而起曰:

丘再逐于鲁,

削迹于卫,

伐树于宋,

围于陈蔡。

 

丘不知所失,

而离此四谤者何也?

 

客凄然变容曰:

 

甚矣子之难悟也!

 

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,

举足愈数而迹愈多,

走愈疾而影不离身,

自以为尚迟,

疾走不休,

绝力而死。

 

不知处阴以休影,

处静以息迹,

愚之甚矣!

 

子审仁义之间,

察同异之际,

观动静之变,

适受与之度,

理好恶之情,

和喜怒之节,

而几于不免矣。

 

谨修而身,

慎守其真,

还以物与人,

则无所累矣。

 

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,

不亦外乎!

图片展示

联系我们

 

微信号:xsjzwgzs

地址:郑州市商都大道

图片展示

熊氏家族网  版权所有

备案号: 豫ICP备19027507号-1 技术支持:智巢品牌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
豫ICP备19027507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