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的丧礼,
贵贱有仪法,
上下有等级。
天子的棺椁七层,
诸侯五层,
大夫三层,
士两层。
现在墨子独自主张生不歌乐,
死不服丧,
只用3寸厚的桐木棺而没有椁,
作为标准。
以此来教导人,
恐怕不是爱人之道;
自己去实行,
实在是不爱惜自己。
墨子的学说尽管是成立的。
然而应该歌唱而不歌唱,
应该哭泣而不哭泣,
应该作乐而不作乐,
这合乎人情常理吗?
生前辛勤劳苦,
实行起来简单薄葬,
这种主张太苛刻了。
使人忧劳,
使人悲苦,
实行起来是很困难的,
恐怕不能够成为圣人之道,
违反了天下人的心愿,
天下人是不堪忍受的。
墨子虽然独自能够做到,
但对天下的人却无可奈何!
背离了天下的人,
也就远离了王道。
古之丧礼,
贵贱有仪,
上下有等。
天子棺椁七重,
诸侯五重,
大夫三重,
士再重。
今墨子独生不歌,
死不服,
桐棺三寸而无椁,
以为法式。
以此教人,
恐不爱人;
以此自行,
固不爱己。
未败墨子道。
虽然,
歌而非歌,
哭而非哭,
乐而非乐,
是果类乎?
其生也勤,
其死也薄,
其道大觳。
使人忧,
使人悲,
其行难为也。
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,
反天下之心。
天下不堪。
墨子虽独能任,
奈天下何!
离于天下,
其去王也远矣!